【宁夏招商】产教融合破壁垒 实践育人促发展

所属地区:宁夏 发布日期:2025年07月25日
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,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实践,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典型案例。这一举措不仅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人才支撑,更通过校企协同破解了传统教学中“重理论轻实践”的难题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一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
随着产业升级加速,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精细化。教育部发布的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》明确指出,要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、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。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教师深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6家龙头企业实践,正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。通过参与生产流程优化、技术研发等实际工作,教师将产业前沿动态转化为教学资源,实现了课堂与车间的无缝衔接。
二、企业实践反哺教学创新的双重价值
挂职锻炼让教师亲身体验到行业技术迭代的速度。以化工专业为例,企业在催化剂研发、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创新已远超教材更新速度。教师通过记录生产案例、分析技术痛点,开发出模块化教学项目。例如,将企业真实的废水处理工艺改造案例转化为实训任务,学生通过模拟操作掌握核心技能。这种“教学-实践-反馈”闭环,使人才培养精准匹配宁夏地区煤化工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需求。
三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突破
真正的产教融合需突破校企“两张皮”困境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文件强调,要建立校企“共建共享”长效机制。宁夏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:一是校企联合制定教师实践考核标准,将技术成果转化纳入职称评定;二是企业开放生产线作为“流动教研室”,共同开发12门课程标准;三是政府搭建产学研平台,对参与协同育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。这种制度设计让企业从“被动接收”变为“主动参与”,形成可持续的合作生态。
四、服务区域发展的实践导向再升级
产教融合的终极目标是赋能地方经济。挂职教师发现,宁夏部分化工企业面临高端分析仪器操作人才短缺问题,学院随即增设工业分析检测特色方向。据统计,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生留宁就业率达81%,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。这种“靶向育人”模式,既解决了企业“用工荒”,又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先行区提供了技术技能支撑,彰显了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独特价值。
当前,产教融合已从单向输送转向深度协同。只有持续推动教师走向生产一线、将课堂搬到车间、让标准对接产业,才能实现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支撑。

宁夏产业园区

宁夏招商引资

招商政策

投资流程

土地招拍挂

厂房价格

注册公司

优惠政策

宁夏投资流程

外商投资
买地自建
厂房租赁
写字楼租赁
公司注册
优惠政策
招商中心
400-162-2002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企业入驻
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

立即获取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2-2002
  • 招商引资政策
  • 工业用地招商
  • 租购厂房仓库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